
关注“锦州慈善”微信平台
她是普通的小学教师,也是锦州市瓷娃娃协会的一位慈善义工。为了心中那份爱的承诺,多年来,她坚定心中的信念:要做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,做孩子生命中传递美好心灵的最好使者;她踏踏实实工作,用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师德力量,诠释着她热爱教师这一职业,热爱班主任这份工作,更爱她的每名学生;她用自己的无私大爱,传递善良、希望、正能量;她用慈善爱心,为她的学生慈善义务服务,助人悦己,为社会义务担起了一份责任,展示了慈善义工的多姿风采。她就是锦州市凌河区宝地小学六年二班班主任老师齐艳会。
走进她的班级,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特殊的轮椅课桌,这是她的“瓷娃娃”学生的座位。“瓷娃娃”是成骨发育不全症患者的代名词,这种病又称脆骨症,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,全球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左右。得这种病的孩子,不能剧烈运动。病情严重时,一次大笑或是一个喷嚏,就有可能造成骨折。得上这种病,终生无法治愈。锦州市内目前在校就读的成骨发育不全的小学生患者共有四位。仅齐艳会老师就先后教了三位。她与“瓷娃娃”们相伴了整整九年,在她常年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耐心持久的疏导下,使三个身患重病的孩子阳光、自信、快乐地成长起来,让三个濒临绝望的家庭看到了未来的生活希望。她的义务奉献,也为社会减轻了巨大压力。
2006年9月,第一个“瓷娃娃”小女孩孟凡莉来到了齐老师的身边。小学一年级开学后,齐老师看着泛着泪光、内心苦涩的母亲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小凡莉脸色苍白、身体羸弱,不足四岁的样子时,瞬间,竟不知说什么好。这让刚做母亲不久的齐老师陷入了深思,同样是母亲,同样是需要呵护的孩子,命运却如此不公。她决心尽一切努力,帮助孩子康复,健全孩子心灵,努力让不幸的家庭笑对生活。于是,她每天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,就是给母女俩温暖的问候。下课一有空就给凡莉讲励志故事。为了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她抱着凡莉到前面板演、发言。学校组织讲故事比赛,她帮助孩子准备并陪伴比赛。在齐老师的鼓励下,渐渐地小凡莉有了意义非凡的进步,同学和家长终于见到了孩子久违的笑脸。乐观、向上、勇敢、阳光的精神状态,终于在凡莉幼小的心中开始发芽、展叶、开花、结果……
2006学年下学期,第二个“瓷娃娃”宇廷,也被安排在齐老师的班级。宇廷的病情比小凡莉更严重,班里两个“瓷娃娃”,需要考虑的细节更多,大小事都需要特殊安排,这几乎每天都消耗齐老师的休息时间。宇廷三年之内接受两次腿骨矫形手术,三次髓内钉植入手术,使这个未成年的孩子承受了身体、心理的双重之痛。齐老师作为孩子的精神支柱,为孩子撑起了爱的空间。2010年12月,宇廷第一次手术,他很害怕,家长劝说不行,齐老师现场抚慰,消除了孩子的恐惧,目送孩子进入手术室。手术刚一结束,孩子痛得不停在哭,老师心如刀绞,她紧握宇廷小手,安慰孩子:“别害怕,老师陪你。宇廷最坚强,等你不痛了就可以走路了。”孩子冲齐老师直点头。走出病房,她再也抑制不住泪水,无奈不能代替承受孩子之痛。宇廷出院后,齐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帮他补上落下的课程,有时都顾不上吃午饭。后来,宇廷由于康复训练跟不上,别说走,就连家长扶都站不起来,孩子急得直哭,家长也不知如何是好。细心的齐老师看在眼里,她精心帮宇廷制定康复训练计划,督促他练习。当孩子怕疼怕累产生懈怠的时候,又不忘为他加油打气,鼓励他坚持不放弃。手术后半年多的一天,齐老师刚刚走进教学楼,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,这不正是宇廷吗?只见宇廷带着自信的微笑,一步一挪地向她走来。“老师,快看!我做到了!”,“老师,以后我什么都不怕了,我是坚强的男子汉!”孩子铿锵有力的誓言字字铭刻在彼此的心头。“宇廷,你真是太棒了!”,这句夸赞的话语不知说过多少次,但在此时却饱含着师生间的喜悦和深情。当宇廷临近小学毕业时,他爸爸哽咽着说:“齐老师,您对孩子胜过我们做父母的,没有您,就没有宇廷的今天!”。这就是齐老师六年悉心义务陪伴的结果,更是对慈善义工老师的厚重回报。
宇廷和凡莉小学毕业前,在齐老师参加的一次为“瓷娃娃”组织的公益活动中,她结识了第三个“瓷娃娃”王鉴宇。没想到,这次相聚竟圆了小鉴宇多年的求学梦。鉴宇体重不足20斤,骨骼畸形严重,只能站立,不能行走。母亲也是重症“瓷娃娃”,父亲听力障碍。孩子已经9岁,求学路丝毫没有希望。当看到齐老师和小凡莉在一起亲密无间的样子,小鉴宇很是羡慕,他扑闪着大眼睛对齐老师说:“齐老师,我也想上学!”孩子那纯净的双眸和充满渴求的目光深深地打动了齐老师。他想到宇廷和凡莉就要毕业了,来年她就接新班。她产生一个念头:把对宇廷和凡莉的爱在这个孩子身上延续!可是鉴宇并不是本学区的孩子,情况又是如此特殊,再说六年来,班里的两个“瓷娃娃”已经给学校添了不少麻烦,刚要送走这两个,又要来第三个,该怎样向校长张这个口?可是她清楚,这次机会对于鉴宇来说是怎样的难能可贵。一连几夜她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经过深思熟虑,她代表鉴宇一家人以书信的方式向赵校长发了入学申请。在信中她提出亲自当鉴宇的班主任。结合鉴宇的年龄和认知基础,她建议让孩子直接上三年级,并自愿接手一个没人爱带的基础薄弱的班级。校长同情孩子的遭遇,更感动于齐老师的执着,特批接收小鉴宇入学。上学第一天,齐老师得知鉴宇妈妈也没上过学,便特意邀请她一起来听课。一下课,鉴宇妈妈就握住她的手,激动地说:“齐老师,上学真好,您不仅圆了孩子的上学梦,也圆了我们一家人的上学梦!”虽然小鉴宇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什么大问题,但毕竟是和没上过学的妈妈在家自学,所以学习上的一些要求和习惯他完全不懂,齐老师就一点一点地教;平时的练习中,她关注孩子的每一次作答,细心寻找掌握不牢的知识点,及时发现、耐心辅导。在他人的眼里这样的孩子没有什么未来可言,但在齐老师的心中,每个孩子都拥有同样多彩的人生。上学是齐老师为鉴宇插上了飞翔的羽翼,使他在生命的春天里,梦想起飞。
为了帮助几个家庭缓解生活上的负担,她多次带头捐款,经常给孩子们买书本、衣物等。2014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,小鉴宇几次被冻感冒。齐老师仔细观察,原来孩子穿的都是拆改过的旧衣服。她就利用双休日给这个孩子买了新羽绒服和新棉袄。小鉴宇长这么大头一次穿上新的棉衣裳,兴奋不已,他高兴得在日记中写到:“穿上齐老师给我买的新棉衣,我不只身体暖和了,心里也暖暖的。”齐艳会老师对三个孩子的倾情付出,使她深感个人力量的微薄,于是她积极主动呼吁学校及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几个“瓷娃娃”孩子和他们的家庭。她热衷公益事业与锦州市内多家公益组织都保持着联系,已经成为两家公益组织的注册会员。几年来,她多次参与帮助这几个“瓷娃娃”的公益活动。令人欣喜的是,通过她与各家公益团队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,宇廷和孟凡莉已经接受了最好的治疗。本学期王鉴宇也接受了髓内钉植入手术,使他有了站起来的希望。2015年“六·一”儿童节和“端午节”赶到一起,齐艳会老师放弃了陪自己女儿过节,而和宇廷一起过儿童节。在齐艳会老师常年为“瓷娃娃”们义务服务下,学校也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了三个脆骨症孩子很多照顾。在几个“瓷娃娃”学生的多次手术中,宝地小学师生先后三次捐款,每次数千元。在这些用分币堆起的爱心中,饱含着全校师生对三个特殊伙伴的关爱真情。更由于齐艳会老师义务到社会的奔走呼吁,使相关政府部门每年的救助活动也都会在第一时间为“瓷娃娃”孩子及家庭送去社会关爱,送去慈善爱心。
回首十几年如一日的慈善救助和义务服务,齐艳会老师坚守的是自己的精神家园。她每天忙忙碌碌,非常疲惫,但工作总是精力充沛、充满阳光。在她看来,每个孩子的成长进步,就是对她的最好褒奖。她把激情、智慧、个人精力和全部的大爱都投入到自己深爱的三尺讲台,为“瓷娃娃”们和她的每位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大爱慈善的基础。同时,在社会慈善文化传递的绿色通道上,齐老师更是一位热情的守护者和践行者。她在感恩社会大爱的同时,也送去了自己对学生们的所有的爱,实践着也实现了她心中那份爱的承诺。她心存大爱、义务服务、无私奉献,用不凡的追求彰显了师德的光辉,更展示了慈善义工的多姿风采,她是教师慈善义工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!